
11月1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倾力打造的全国首部竖屏工业微纪录片《工业巨好看》,在央视财经全渠道正式上线。节目聚焦产业前沿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实践,带领观众直击国内顶尖的工业超级生产线与应用现场,以独特的竖屏影像,记录中国从“制造”迈向“智造”的生动轨迹与澎湃动能。 作为首期核心案例,央视财经频道将镜头对准了位于江苏无锡的极电光能钙钛矿光伏园区。这里不仅是全球首个GW级钙钛矿量产基地,更是中国在下一代光伏技术领域创新实力的集中展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央视镜头,揭秘钙钛矿技术从实验室到量产背后的“黑科技”,探寻驱动光伏产业变革的“智造”答案。 01 极致之美——于方寸之间,铸就工艺精度 走进极电光能GW级量产车间,央视镜头以细腻的影像语言,生动勾勒出2.81m²钙钛矿组件生产智造的“极致之美”: 作为极电光能“极创+”量产技术体系的关键成果,公司独创的无隐裂一体化成膜技术可实现钙钛矿膜层高效制备,并将厚度精准控制在0.5微米,仅相当于一张A4纸的1/200。 这种对大面积钙钛矿产品制备精度的极致掌控,不仅印证了极电光能作为钙钛矿产业化领军企业的技术实力,更定义了全球钙钛矿智能制造的新高度——在这里,全流程工序在数字化驱动下精准咬合,机械臂与AI调度系统交织成无形的“工业神经网络”,每一道工序自主衔接、闭环运行,确保每一块出厂的组件都高效、可靠。 02 奇智之美——以技术革命,重塑产业价值 从“试验品”到如今真正量产的“工业品”,极电光能不仅以“极致美学”践行智造标准,更致力于将钙钛矿材料与生俱来的“奇智之美”充分释放,驱动光伏制造逻辑与成本格局的深刻变革。 钙钛矿组件原材料用量少、成本低,组件全流程生产可在单一工厂内完成,大幅简化了供应链与生产流程。 钙钛矿组件生产全流程工艺温度低于150℃,能耗仅为晶硅的1/4,使组件碳足迹大幅降低至约100-200克/W,真正实现了绿色制造。 除高效率、低成本,钙钛矿还拥有出色的弱光发电性能,极大地拓展了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应用潜力。 在节目开播仪式现场,极电光能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振瑞博士也特别带来了公司自主研发的钙钛矿光伏组件,生动演示其在弱光环境下依然优异的发电性能。他进一步阐释,钙钛矿技术所具备的可透光、可刚可柔、可定制化等特性,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为光伏行业开辟出新的增长赛道,更将推动产业回归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此次极电光能亮相央视《工业巨好看》节目,不仅展示了公司在能源新材料领域研发创新的硬核实力,更彰显出极电钙钛矿技术成果的产业价值与示范意义。未来,极电光能将持续深耕钙钛矿塔尖技术,聚焦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实践,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极电”力量。
从“制造”到“智造”,从“庞大”到“精微”,央视《工业巨好看》的镜头捕捉的正是这种静默却深刻的变革。而极电光能,正以钙钛矿为笔,在这部以全新视角解读“中国智造”的影像册中书写关于绿能未来的关键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