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于CREC主论坛举办的“2025全球新能源产业峰会”正式召开。峰会荟聚新能源领域知名企业与专家同仁,围绕全球绿色低碳创新的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研判新能源前沿技术进展与产业未来方向。
作为钙钛矿产业化全球引领者,极电光能受邀出席,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振瑞,副总裁姜伟龙分别参与重要主题演讲与高端圆桌对话,系统阐释了以大面积单结技术为核心的钙钛矿产业化发展路径与行业价值重塑方向,为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的光伏行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01
大势所趋,钙钛矿开启光伏“第二增长曲线”
当前,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我国光伏产业在实现规模跃升后,也步入发展的关键节点:晶硅技术效率提升空间逐步收窄,行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如何突破瓶颈、开辟新局?

于振瑞博士在《钙钛矿光伏产业化现状与展望》主题演讲中强调,晶硅技术作为光伏产业的“第一增长曲线”已趋成熟,而钙钛矿技术则以其独特的材料性能与工艺潜力,正成为推动产业迈向“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引擎。

“钙钛矿技术——尤其是大面积单结方向,在效率提升与场景适配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于振瑞博士进一步阐释,“其轻质、透光、柔性、低碳等特性,赋予了该技术在建筑光伏一体化、零碳园区等多样化场景中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重塑光伏产品的应用生态,激发新一轮市场活力。”
02
夯实根基,单结技术筑就产业化“基石”
在钙钛矿多元化技术路线并行探索的当下,大面积单结技术的战略基础地位愈发凸显。于振瑞博士指出:大面积单结技术的核心技术突破,如膜层材料体系优化、大面积制备工艺及激光划刻,不仅是生产高效、稳定单结组件的根本,更是未来延伸发展“PSM/Si叠层组件”和“PSM/PSM叠层组件”等多元化产品的自然基石。

“目前,钙钛矿产业化迅速,稳定性进展顺利。大面积单结组件在平米级尺寸上已展现出超越晶硅的效率潜力,我们对此非常有信心。”他进一步表示,“从成本角度看,单结技术成熟后将具备最佳的经济效益,未来,钙钛矿产业或将形成以单结技术为核心、多种路线协同并进的生态格局,共同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03
价值重塑,钙钛矿解锁“十五五”绿色能源新图景
在同期举行的“十五五”新能源发展展望高端对话中,极电光能副总裁姜伟龙围绕“市场回归,价值重塑”发表深刻见解。

姜伟龙博士指出,我国光伏行业历经多轮周期考验,面对当前阶段性过剩挑战,国家和行业有足够的智慧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已经出台的规范产能建设、限制低价竞争、优化招标规则等举措,已初步显现调控效果。预计未来1至2年内,行业将完成本轮产能出清,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产能优化是手段,高质量发展才是目的。姜伟龙博士强调,“在产能出清之后,如何重塑行业价值,将是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他进一步指出,目前行业既面临产能过剩带来的产品价格下行,又遇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期的电价调整,行业价值总量大幅降低。“一方面,绿色电力的绿色价值需要在电价中体现得更充分,电站开发和电力输配流通等环节的非技术成本还要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光伏企业需要抛弃低效同质化竞争的思维定势,主动寻找差异化市场,靠差异化技术和差异化产品创造新的价值空间。”钙钛矿技术凭借其透光、可刚可柔、可定制化等独特优势,能够突破传统光伏应用边界,在BIPV等差异化场景中创造更高价值。“唯有把握技术创新带来的新动力,重塑行业价值体系,提升行业价值总量,我们的光伏产品价格才能回归合理区间,行业才能重新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姜伟龙博士总结道。
04
引领实践,极电光能跑出产业化“加速度”
远景宏图,需要坚实的脚步来丈量。在将技术前景转化为产业实景的征程上,极电光能正以行业领先的钙钛矿光伏技术与生产工艺沉淀,积极推动钙钛矿产业化进程。
公司稳定运营150MW钙钛矿中试线近三年,产品良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并已投产行业首条GW级量产线,实现持续出货,引领钙钛矿技术迈入规模化量产新阶段。
公司自研自产的0.72cm²及2.81m²商用钙钛矿组件均顺利通过TÜV认证的IEC稳定性测试,并取得了CQC/CCC/ cTÜVus/欧盟RoHS等系列认证,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均领先行业水平。
公司钙钛矿组件已在黑龙江、四川、江苏、广东、上海、河北、新疆、西藏、日本等国内外实现商业化项目落地,覆盖高温、高湿、强辐照等多种气候条件。在这些项目上,组件均展现出卓越的稳定性和出色的发电性能,技术实力更是收获国际认可与青睐。
迈向全球钙钛矿产业化时代,需要的不仅是引领者,更是筑基人。作为全球钙钛矿产业化先锋,极电光能力担此任,以大面积单结钙钛矿技术为核心,不仅致力于夯实从材料、工艺到装备的全产业链根基,更志在赋能整个行业,构筑协同共进的产业生态。未来,极电光能将持续肩负使命,聚焦钙钛矿塔尖技术,携手更多行业伙伴,共同开拓光伏产业更具活力与韧性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