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光伏行研、常州市光伏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钙钛矿与叠层电池组件产业化技术大会在江苏苏州圆满落幕。作为钙钛矿产业的全球领军企业,极电光能受邀参会,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郑策发表《钙钛矿光伏组件技术进展》主题演讲,分享极电光能在钙钛矿组件效率、稳定性及商业化进程中的突破性进展,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会上,极电光能发布的户外电站实证成果备受瞩目。众所周知,稳定性一直是制约钙钛矿光伏技术商业化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极电光能通过自建户外实证电站、合作第三方户外实证电站,覆盖多气候带进行系统性实证测试,充分验证了钙钛矿技术的长期稳定性。
数据显示,极电光能自建户外实证电站已持续运行超18个月,组件功率几乎无衰减;与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合作的第三方实证电站(银川基地)已连续运行超8个月,发电数据非常稳定,组件功率测试也表明其转化效率几乎零衰退。
01
多气候实证揭示技术优势
高温弱光场景表现卓越
为验证钙钛矿组件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极电光能在无锡(亚热带季风气候)、银川(中温带干旱气候)等多地开展实证。对比数据显示,钙钛矿组件在高温、弱光、极端温差等复杂环境中的发电表现尤为突出:
无锡三伏天期间,极电光能对搭载了同等装机容量的钙钛矿组件与晶硅组件的光伏阵列进行了实证比测。最终结果显示,钙钛矿组件功率温度系数测定范围远低于晶硅组件,在三伏天期间不会因为工况环境及组件温度上升而造成组件效率的大幅衰减,平均发电量较晶硅高15%,具有更强的高温发电能力。
在无锡大雾、大风、梅雨天气期间,极电光能对搭载了同等装机量的钙钛矿组件与晶硅组件的光伏阵列进行了实证比测。数据显示,在日辐照量不超过1KWH/㎡的大雾天气,钙钛矿比晶硅单均日瓦多发电30%;在梅雨季,极电光能钙钛矿组件发电量也显著高于晶硅组件,发电量平均增益27.1%。
根据去年CPVT首席技术官王炳楠博士发表的《标准化户外实证条件下钙钛矿组件性能研究报告》指出,在昼夜温差超20℃的银川地区,极电光能与CPVT合作的第三方实证电站持续平稳运行,未见衰退,系统效率PR保持在90%以上,第三季度发电量较晶硅有着11.85%~16.14%的发电增益。
02
以长期主义淬炼产品力
撬动钙钛矿商业化进程拐点
海量真实的稳定性验证数据,离不开极电光能全面、权威的持续验证体系的强力支撑。覆盖室内与户外,极电光能已构建IEC、ISOS、户外实证“三维一体”全方位组件稳定性验证体系,在实现常态化验证的同时,不断提升组件的长期稳定性。在室内,极电光能钙钛矿组件产品已通过严苛的IEC61215/IEC61730认证测试,并按照ISOS的相关测试标准,通过了1 Sun/85°C/1000h的“光热”加速老化测试,也通过了200KWh的UV加速老化测试。
在室外,随着全球首条GW级量产线投产,极电光能正积极推动更大面积的钙钛矿组件产品在更多气候、更多场景下的第三方实证工作。基于日趋完善的实证数据,极电光能将进一步推动钙钛矿组件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助力钙钛矿商业化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凭借全球领先的钙钛矿组件户外实证成果,在本届大会中,极电光能荣膺2024-2025年度钙钛矿行业“电站户外实证稳定奖”,并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深耕钙钛矿产业以来,极电光能始终致力于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推进“稳效协同”的钙钛矿光伏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以此次奖项为新契机,极电光能正用真实发电数据构筑行业信心,为绿色经济时代的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前沿的解决方案。未来,随着更多户外电站实证项目的开展,极电光能将持续推动钙钛矿光伏技术的可靠性验证与商业化进程,我们也将携手更多合作伙伴构建更具竞争力的钙钛矿产业生态,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大价值。